「偏頭痛」在醫學上已成為一個特定的疾病,偏頭痛所指的是並非半邊的頭痛,而是有其特別的症狀與病因。一般而言,頭痛一邊的確是偏頭痛的特徵之一,但卻非只有痛半邊才是偏頭痛,有些病人會兩邊痛、後腦勺痛,甚至整個頭一起痛。

亞東紀念醫院神經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黃彥翔認為,偏頭痛的病因尚未無法完全確定,很可能是個人體質的一部分,所以基本上來說是「可以治療,但無法痊癒。」

偏頭痛的成因,目前推測是因受到內在或外在的刺激,比如壓力、睡眠不足、天候的變化或刺激性的食物等,導致神經系統失去平衡和諧的狀態,引發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改變,如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,進而誘發一系列的疼痛流程,牽涉到腦內三叉神經與血管的交互作用,一方面三叉神經系受神經傳導物質的刺激引發疼痛的感覺,一方面血管系也引發發炎的反應,更加重腫脹與疼痛。

黃彥翔表示,心理因素絕不是引起頭痛的主因,但往往患者會因為緊張、憂鬱等情緒問題常常會「加重」頭痛。目前對頭痛的研究證實,即使是原發性頭痛(腦部沒有病兆或腫瘤),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確實也有異常,的確是生理上的疾病,但也容易與心理疾病產生共病。

若是受偏頭痛之苦的病人,甚少一輩子都會受其困擾,大部分的頭痛發作都在十五、六歲到三、四十歲之間,過了五十歲到六十歲,偏頭痛自然會減輕甚或消失。而在偏頭痛好發的年齡期,頭痛也不是天天來,通常都有一定的因素。

黃彥翔醫師表示,控制預防偏頭痛比止痛重要,病人若經常性反覆頭痛,例如發作次數超過一周兩次,便應接受預防性治療,長期服藥,以改善頭痛體質,預防頭痛的發生。

視病人的情況,醫生可以處方不同類型的藥物,如非類固醇消炎劑、乙型阻斷劑、鈣離子阻抗劑、抗癲癇藥物或三環抗憂鬱劑等。這些藥物處方得宜,都可以收到治療與預防的效果,不過治療可能需要持續兩到三個月以上,以避免療效反彈作用。

黃彥翔醫師指出,有五類偏頭痛病人需要做預防:1.每週發作超過二次。2.發作時間太長,超過48小時。3.頭痛發作的程度嚴重。4.急性止痛藥有副作用、或無法完全減輕疼痛,使用急性止痛藥次數過高。5.頭痛發作前的預兆時間較長(例如:看到閃爍的光、點或線,或是暫時喪失視覺;針刺或麻木的感覺異常)。

某些病人可能會注意到特別的誘發因素,如食物、酒類、氣溫的劇烈變動,或炎夏時進出冷氣房等,則可以自我提醒,避免類似狀況,即可預防偏頭痛。還有研究顯示,規律運動,尤其是有氧運動,如慢跑、游泳、騎自行車等,都可以改善體質而預防頭痛。

黃彥翔指出,頭痛較厲害時,可以使用止痛藥來止痛,建議急性發作使用的藥物需儘早,最好在預兆發生,或頭痛的初期就要趕緊服用,若在頭痛劇烈到頂點時才服藥,不僅緩不濟急,而且到這時候,病人易伴隨噁心與嘔吐,連藥都無法服用。

arrow
arrow

    大大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